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宣政院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区别(元朝有哪些出名的大将军和大元帅呢)

  • 历史
  • 2023-12-19 09:39:24
  • 14

宣政院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区别

三、下设机构不同 宣政院在西藏地区下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宣政院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区别,希望你能喜欢,记得收藏哦

一、机构不同

宣政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属于中央机构。

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属于是地方机构。

二、管辖不同

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宣慰司一般掌管军民之事。

三、下设机构不同

宣政院在西藏地区下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宣慰司下设有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

元朝有哪些出名的大将军和大元帅呢

元朝建立于1271年,1368年结束,所以1271年前去世的就不算了。

以下列举几位:

伯颜(1236年-1295年)

元朝初年名臣。至元初年入朝,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十一年统兵伐南宋,至元十三年陷临安,俘宋恭帝、谢太后等北还。南宋灭亡后,出镇和林,屡次讨平诸王叛乱。忽必烈驾崩后,受顾命拥戴元成宗即位,拜太傅、录军国重事。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伯颜病逝,年五十九。累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王,谥号“忠武”。

(伯颜)

范文虎(?-1302年)

南宋降元将领,元朝至元十二年降元,担任两浙大都督、中书右丞等职。随伯颜攻入南宋国都临安,升任行省参知政事,后又官至左丞。十八年以日本行省右丞领兵十万随忽必烈第二次征日本,史称“弘安之役”。此役,范文虎临阵脱逃,后被革职查办。

董文炳(1218-1278)

至元九年,董文炳迁枢密院判官。十年,拜参知政事。这年,元军大举伐宋,他在正阳挡住宋将夏贵的猛攻。十一年,他与伯颜在安庆会师,迫使宋守将范文虎归降,又随大军顺江而下,攻克当涂、采石。十二年三月打下建康,在镇江战役中,他又大败张世杰、孙虎臣的水军,获战船七百艘,宋军力从此一蹶不振。七月,董文炳为中书左丞。至元十五年夏,加任佥书枢密院事。不久他病笃而卒。后赠平章政事,谥忠献。

张弘范(1238-1280年)

蒙元初期的将领。曾参加过襄樊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攻南宋,是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英雄文天祥与张世杰,官居江东道宣慰使。至元十七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元仁宗延祐五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予谥献武。

(张弘范)

郭侃(1217年-1277年)

蒙古帝国将领。其祖父郭宝玉,父亲郭德海,皆成吉思汗手下大将。公元1252年跟随旭烈兀远征西亚,独自在西亚屡破伊斯兰军队百二十余城、破十字军百八十余城,讨伐了诸多国家,其足迹越过喀什米尔,为其征服之地的人们所畏惧,乃至对手惊呼"东天将军,神人也"。因弹压江南之功而被任命为海宁知州,于在职一年余之后去世。

扩廓帖木儿(?—1375年)。汉名王保保

元朝末年将领。元末农民起义时,王保保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至正二十二年卷入元廷党争及军阀混战,曾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明朝攻占大都,王保保自山西退至甘肃,在沈儿峪被明军击败后于至正三十年北奔和林,辅佐北元昭宗,力图光复大元江山,在宣光二年大破明军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后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王保保)

脱脱(1314年-1356年),

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统二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为中书右丞相。至正九年,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改任中书右丞相,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镇压抗元红巾军。至正十五年,脱脱被革职流放云南,中书平章政事哈麻矫诏,令其自尽,年四十二。至正二十二年昭雪复官。

一、哲别初臣服蒙古泰赤乌部,后投降成吉思汗。赐名哲别(蒙古语,箭之意)。哲别骁勇善战,由十户长屡升至千户长。太祖六年(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将兵南下攻金。金筑乌沙堡拒之。成吉思汗命哲别攻之,破乌沙堡、乌月营。蒙古军拔德兴府,金居庸关守将遁去。哲别率兵入关,抵金中都(今北京)。十三年(公元1218年)奉成吉思汗命,率2万人讨伐屈出律,执斩之,灭西辽。十四年(公元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1223年,于阿里吉河(今乌克兰日丹诺夫市北)战役中击溃斡罗思诸国王公与钦察汗的联军,进掠斡罗思南境,又转攻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的突厥名,又译亦的勒)上的不里阿耳国,然后东返蒙古。病死在归途。他被称为成吉思汗的神箭 二、伯颜

元朝军事家,蒙古巴邻氏,蒙古帝国开国功臣。他的曾祖父失儿古额秃原臣属泰亦赤兀部首领,后臣属成吉思汗。他的祖父阿拉黑、祖叔父纳牙阿都是成吉思汗的开国元勋,分别担任千户长、中央万户长。他的父亲晓古台和他本人臣属成吉思汗幼子托雷家族。

生长于伊儿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1253年,跟随旭烈兀(托雷子)西征。1265年,受伊儿汗旭烈兀命出使大汗廷奏事,深得忽必烈赏识,留作侍臣,与谋国事。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左丞相,后迁中书右丞。七年(1270),改任同知枢密院事。1273年,忽必烈汗任命他为伐宋军最高统帅。十一年(1274),复任左丞相,总兵分三路攻宋,与阿术统中路,取鄂州、汉阳等地,沿长江东下,次年取黄州、蕲州、江州、安庆、池州等地,大败宋宰相贾似道军于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今南京),寻进中书右丞相。十一月,分兵三路进军临安(今杭州市),与右丞相-阿塔海取中道,节制诸军并进。十三年(1276),陷临安,俘宋帝、谢太后等北还,取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县。十四年,以宗王昔里吉等叛执北平王那木罕,自阿力麻里东犯和林,奉命率师北上,大败叛军于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十八年(1281),从皇太子真金抚军漠北,益藤州四千丸百余户为食邑。二十二年(1285),代宗王阿只吉总军西北。二十四年(1287),从元世祖讨平叛王乃颜之乱。二十六年(1289),任知枢密院事,分院和林。二十九年(1292),招降叛王明理铁木儿,屡败海都叛军。因遭朝臣谗陷,被罢职,居大同。三十一年(1294),世祖卒,受顾命拥戴铁穆耳即位,复任知枢密院事。同年十二月(1295年初)病卒。大德八年(1304),追封淮安王。至正四年(1344),追封淮王。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